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导致弱视加重,甚至会失明等严重后果。家长了解引起弱视的原因,日常多注意孩子眼睛健康。
引起弱视的原因:
1、 屈光不正:有些孩子生来就有双眼高度远视、散光或近视,如果不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他们所看到的外界物体总是模糊不清,以至使眼睛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神经通路发育不良,从而产生弱视。
2、 形觉剥夺:在出生早期由于某些原因,如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或角膜白斑,影响了进入眼的光觉及形觉的刺激,眼睛不能产生正常的视觉冲动,也没有正常视觉冲动传到大脑视觉中枢,使眼的视觉发育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弱视。
3、 屈光参差:有些孩子有屈光不正,但一眼度数低,一眼度数高,这就是屈光参差。这些孩子屈光度数低的一眼看东西是清楚的,而度数高的那只眼看东西则是模糊的,两眼同时看物体时由于在大脑视皮层所形成的物像清晰度不一致,大脑无法将它们融合为一个,于是视觉中枢主动抑制了模糊的像,久而久之度数深的眼成为弱视眼。
4、 单眼斜视:斜视分为许多种类型,一般来说双眼可交替出现斜视的孩子不会产生弱视,但却不能形成高级的双眼视功能:立体视觉,而单眼经常斜视的孩子由于大脑为了克服斜视后产生的复视和混淆视而经常主动抑制了斜视眼传导的神经冲动,从而使斜视眼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形成弱视。
温馨提醒:弱视是一个发育性眼病,治疗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比较好治疗年龄是3~6岁,12岁以后恢复的几率则很小。